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针灸疗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以及结局指标证据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BM、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3月27日,检索文献限定为中英文文献,筛选纳入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系统评价。使用AMSTAR2量表、PRISMA声明和GRADE系统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及证据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SR 9篇,其中3篇评价为低质量,其余研究为极低质量。根据PRISMA声明评价报告质量结果显示:除1篇SR为低质量以外,大部分研究报告质量评价结果较好,得分区间在18-23.5分。对主要结局指标进行GRADE证据质量评级结果显示,所纳入SR的结局指标质量评级不理想,中级质量证据仅占10.3%,低级与极低级质量证据占89.7%。结论:对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针灸疗法较盆底肌训练及药物治疗更具优势,但目前相关系统评价在方法学、证据质量不理想,相关研究的报告仍需进一步规范并提高研究总体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颈椎病患者的诊疗情况及身心健康。方法 采用互联网线上问卷调查,对全国多个省市疫情以前正在接受治疗或准备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在疫情期间的就诊状态及心理健康情况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并对统计结果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结果 此次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408份,出现治疗延迟或中断有258例(63.24%),并对治疗延迟中断的时间进一步分析发现,53.68%患者治疗延迟>4周。在疫情以前,颈椎病患者多以门诊和医院就诊为主,占69.12%;疫情期间门诊、医院就诊率明显下降23.29%,但网络医疗平台使用率仅上调6.38%。参与调查的颈椎病人群中有218例(53.43%)患者焦虑≥50分,≥60分达到需要进行相应心理干预或口服抗焦虑抑郁药物的程度,高达32.6%,治疗延迟和中断人群中焦虑患者(58.14%)与非治疗延迟或中断人群焦虑患者(41.61%)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部分颈椎病患者正常诊疗和复查、随诊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延迟或中断。此外,颈椎病患者因疫情导致治疗延迟或中断造成焦虑心理状态明显增高。在疫情期间颈椎病患者除了提供便捷...  相似文献   
3.
从“气”“五行”“五脏”“辨证论治”“经络”几个词的译法沿革分析中医英译四十年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同时归纳重要的历史事件,总结取得的成绩及不足,指出中医英译的发展方向,提出今后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针灸国际标准现状。以国际标准组织(ISO)、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FAS)所发布的针灸相关国际标准为例,分析针灸国际标准研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针灸国际标准数量逐年增多,不同国际组织发布标准的领域各有侧重,基本涵盖了针灸学的国际发展需求。但目前还存在针灸相关国际标准制定周期长、国际标准体系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国际标准获取渠道不畅、标准信息平台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最佳秩序的形成;积极进行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的方法学研究;加强标准人才建设与标准化学科建设;搭建信息服务平台,畅通信息获取渠道;加强标准的宣传培训工作,做到标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针灸会诊患者病例特征,为综合医院针灸学科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收集针灸科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会诊记录单及患者相关信息,对会诊患者一般情况、原发疾病及所属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6年针灸科共收到16 410例患者25 566次会诊申请,其中接受治疗者13 716例,原发病涉及19个系统505种疾病,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排在前3位,占比69.2%,每周>1次会诊的病种仅7个。年度前10位疾病以脑血管病和急腹症为主,神经和胃肠类症状为主要会诊原因。结论 针灸会诊病例覆盖面广而不均,优势病种相对较少而集中。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制备负载中药三七的壳聚糖/明胶水凝胶复合止血材料(PN/CMC/GMs),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PN/CMC/GMs,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流变仪观察其流变学性能,溶胀测试其吸水膨胀率,细胞毒性实验检测其生物相容性,并利用SD大鼠肝脏出血模型检测其快速止血效果。结果制备了PN/CMC/GMs,呈网格状结构,具有一定的孔隙率。随着三七粉含量的增加,PN/CMC/GMs的模量也相应的增加,机械强度增加。PN/CMC/GMs具有较好的吸水膨胀功能,可形成压迫止血和浓缩血液实现快速止血,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止血实验表明,PN/CMC/GMs对大鼠肝脏损伤的止血时间和止血效果均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PN/CMC/GMs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和生物相容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细胞钙稳态失衡是脑缺血后早期损伤关键环节,与缺血性脑卒中(IS)损伤程度密切相关。针刺减轻或延缓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已有广泛研究,但针刺对钙稳态调控的认识尚不充分。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针刺可通过调节细胞膜离子型谷氨酸受体、L型电压依赖性钙通道、酸敏感离子通道和瞬时受体通道抑制外源性Ca2+内流,通过调节质膜钙ATP酶和钠钙交换体表达促进胞内[Ca2+]i排出,通过调节线粒体电压依赖性ATP酶和内质网IP3Rs通道促进线粒体的钙摄取、抑制内质网的钙释放,从而多途径、多靶点减轻缺血后Ca2+超载;并通过抑制钙调蛋白、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和磷脂酶A2等Ca2+受体及下游靶蛋白表达减轻钙超载所致的细胞损伤。后续应当从人体自适应性、整体调节和动态发展的视角,继续深入研究针刺减轻脑缺血后钙稳态失衡的机制,阐释针刺脑保护作用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及药物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电针组和电针联合药物组(针药组),每组9只。同时设9只大鼠为空白组。药物组给予尾静脉注射丹参多酚酸盐(30 mg/kg),电针组予双侧内关、心俞穴电针干预,针药组采用电针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干预,每天1次,连续7天。空白组、模型组仅束缚,不进行治疗干预。采用心脏超声评价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面积;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检测药物组和针药组大鼠血浆及各脏器组织中丹参多酚酸盐主要成分——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F、LVFS均降低(P<0.01),梗死面积增大(P<0.05),血清CK-MB、cTnT、LDH均升高(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针药组大鼠LVEF、LVFS升高(P<0.01),药物组、针药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1),药物组、电针组和针药组大鼠血清CK-MB、cTnT、LDH均降低(P<0.01),其中针药组血清cTnT低于药物组(P<0.05),CK-MB、cTnT和LDH较电针组降低更明显(P<0.01);与药物组比较,针药组心脏组织丹酚酸B含量增高(P<0.05)。结论?电针内关、心俞穴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改善AMI大鼠心功能,其作用与电针特异性增加心脏组织丹酚酸B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报道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型)恢复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案,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西医以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进入恢复期后考虑化疗后病史及病势转归情况,整体辨证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基于“态靶结合”的辨治策略选方用药,厘清“虚态”“病靶”“症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生脉散合复方浙贝颗粒组方加减以益气养阴扶正、养血凉血,最终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